浅谈工程建设材料管理

工程建设中如何确保工程质量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课题。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、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。如何加强建筑材料管理,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在工程建设中,管好建筑材料,建筑成品的质量才能有保障,建设成本也会相应降低。因此,搞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、保证工程质量、降低工程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一、 材料采购管理

1、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:材料计划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,计划的编制实施,是基建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。材料部门应加强与技术、施工部门之间的协作,以实现材料计划的全面性、准确性、和及时性。材料计划要根据工程的面积、结构,以施工计划为基础,以施工管理技术部门提供的材料计划为依据,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信息,及时变更调整供应计划,同时施工管理部门应对工程备料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。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各负其责,共同促进材料计划质量的提高。

2、 加强采购价格的控制:项目物资采购部门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,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货比三家,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。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。合理地组织运输,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。在材料价格相同时,就近购料,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,以降低运输成本。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,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,确定经济批量。

3、 材料收、发管理:材料进场要建立三方收料制度,监理、物资采购人员及项目部库管员三方共同旁站收料,并对来料的数量签字确认。三方收料制度有利于加强工程材料的管理,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流失。材料发放应建立限额领料制度,实行“先进先出,推陈储新”的原则,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、分项工程的核算,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,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,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,不可缺项。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,可以根据使用情况,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。对易破损的物品,库管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,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。

二、建筑材料现场管理
    1、原材料管理:施工中要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用料信息,搞好平衡调剂,正确组织材料进场,材料计划要严密可靠,保证施工需要,严格按平面布置堆放料具,成堆成线,经常清理杂物和垃圾,保持场地、道路、工具及容器清洁。材料堆放场地的选取应符合方便施工的原则。既有利于钢筋加工时取料,又有利于装卸。避免施工中产生二次搬运问题。在施工现场应避免工程材料不必要的流失。工程材料入场时,做好批量、吨位、数量的清点。当由于季节性停工或恶劣天气导致较长时间停工时,也应清点现场剩余材料的数量,做好记录,当再次开工时,首先对现场材料进行核对。
    2、成品、半成品管理:施工现场应将成品、半成品的保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班组。同时强化现场工人的成品半成品保护意识。对于已经切割好的钢筋,应按照钢筋段的长度、直径等,分类放置;对于已经加工好的钢筋成品,如钢筋笼、箍筋、马凳筋等,宜分门别类存放,存放场地应垫高并平整硬化。远离油污,避免现场的机械用油污染钢筋成品或半成品。钢筋的成品存放区周围应设置围挡,防止现场过往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碾压钢筋构件,导致构件变形或折断。
    3、工程收尾和转场:根据工程主要部位进度情况,组织好料具的清退与转场,一般在结构或装修施工阶段接近80%左右时,要检查现场存料,估计未完工程用料量,调整原用料计划,削减多余,补充不足,以防止剩料过多,为工完场清创造条件,不再使用的材料,直接转场到新的工地,以避免二次搬运,对于周转料具要及时整修,随时转移到新的施工点或退回租赁站。

三、结语

保证材料管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建筑成本的重要措施,也是促进文明施工的有效手段。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过程中,必须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,加强合同管理,从源头抓起,抓好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,明确材料质量和价格管理的程序,制定材料质量和价格管理细则,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并有效控制材料价格。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和领取制度,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,节约采购费用,进而提高工程质量,节约建设成本,提升项目形象。

上一篇
下一篇